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作出準格爾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系統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準格爾旗作為生態脆弱地區,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尤為重要和緊迫。我們將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為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貢獻更多準格爾力量、展現更多準格爾擔當。
一、站位“兩個維護”政治高度,切實擔起生態環保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高度重視,連續五年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都將“生態”作為必談話題,提出“要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要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等重要要求。我們必須站位堅定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的殷切囑托,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挺在前頭、擺在壓倒性位置,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為抓手,全地域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領域全過程推動綠色轉型發展,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二、保持“久久為功”戰略定力,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綠色轉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我們必須堅持發展和保護“兩手抓”“兩手硬”,依靠發展解決保護問題。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認真落實“兩率先”“兩超過”要求,大力推進400萬千瓦風光發電項目和國家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建設,力爭年內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465.5萬千瓦、發電87億度,2025年達到1100萬千瓦以上、發電200億度以上,逐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堅持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以新能源礦用重卡為龍頭,帶動風光裝備制造、氫的制儲運及加注、燃料電池、儲能電池及整車、零部件等上下游產業集群式發展,逐步對全旗3萬臺道路運輸及礦用燃油卡車新能源替代,打造中國北方地區“風光氫儲車”重要應用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產業產值達到485億元。二要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施匯能長灘露天礦、準能技改等項目,推進煤炭清潔加工、分級分質利用和高效智能開采,年內新建智能礦山25座。培育實施一批“煤化工+氫”耦合、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項目,加快綠色甲醇、綠色氨等新型能化產品產業化進程,重點推進久泰制芳烴和興泰碳酸酯等項目建設,推動煤化工行業綠色轉型。三要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著力推進工業低碳化,全面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推進工業固廢、疏矸水、煤矸石等集中循環利用。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加快煤化工、火電等重點行業環保技術改造升級,實現清潔生產。加快綠電進園區、進礦區、進農村步伐,創建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零碳園區和零碳鄉村等。
三、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之以恒推進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我們必須堅持綜合治理、推進標本兼治,多措并舉抓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一要強化國土空間管控。劃定并嚴守“三區三線”,6月底前編制完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強化“多規合一”成果運用,著力構建互相銜接、分級管理的空間規劃體系,持續加強礦山公園、古哺乳動物化石等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二要抓好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黃河流經準格爾旗238公里,我們將始終把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擺在首要位置,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大力實施黃河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工程,抓好河湖“清四亂”、入河排污口整治等重點任務;強化黃河岸線工礦企業監管,加快推進23個沿黃采石廠“兩斷三清”工作,確保7月底前完成生態修復、徹底退出。扎實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入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沿黃生態廊道、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2025年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率提高到37%和80%以上。三要健全生態文明制度機制。建立縣級領導包聯環保工作機制,旗委各常委、政府各副旗長包聯蘇木鄉鎮街道,帶頭抓好環保問題整改。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考核評價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以嚴格的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建立常態長效督辦問責機制,強化紀委監委、兩辦督查室、生態環境等部門日常監督檢查,開展常態化督查督辦工作。
四、樹牢“攻堅克難”必勝決心,堅持不懈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必須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真正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一要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在全旗54個嘎查村試點開展“綠電+清潔取暖”改造,切實抓好礦區道路揚塵污染治理,確保全旗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加快推進塔哈拉川河道治理,啟動黑岱溝等重點流域生態治理與修復,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強化土壤污染防治,推廣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減少化肥農藥使用,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水平。二要加強礦區環境綜合治理。高標準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深入開展70座達標綠色礦山提升建設行動,年內新建綠色礦山21座,力爭到2024年生產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不符合標準的逐步退出。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理念,分區域集中連片推進礦區風光農牧項目建設,努力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三要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突出抓好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農業面源污染、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工作,深入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年內實現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嘎查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
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重大,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快步跑、爭一流、作貢獻”的精神狀態和歷史擔當,苦干實干,扎實工作,不斷開創準格爾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為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貢獻更多準格爾力量、展現更多準格爾擔當。
準格爾旗委書記 蘇新亞
[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