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政治責任 敢于動真碰硬厚植鄂托克前旗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底蘊”
鄂托克前旗委書記、二級巡視員 王羽強
生態文明建設既是環境之事、也是經濟之事、更是國之大事。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就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意義和時代意義。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正是黨中央立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對落實生態環保責任、推進綠色發展的一次全方位體檢。鄂托克前旗將以新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大力整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著力完善生態環保工作長效機制,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讓藍天長駐、綠地長在、碧水長流。
一是強化思想認識,以更高站位把穩生態文明之舵。生態興則文明興。地處內蒙古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素有“內蒙古濃縮之地”的美譽,旗境內擁有沙漠、湖泊、草原、林地等多種地理樣貌,建旗至今40多年的發展歷程,已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深深地鐫刻在鄂托克前旗的發展建設史上。邁向新的征程,新一屆旗委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引導全旗上下深刻認識開展環保督察的重大政治意義,把抓實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極其嚴肅的政治任務、一項極其重要的政治責任,以持續抓好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具體行動,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捍衛“兩個確立”,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在鄂托克前旗落地見效。
二是堅持生態優先,以更強定力走好綠色發展之道。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鄂托克前旗始終把綠色發展作為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在新一輪的發展競爭當中,將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堅決落實國家“3060”雙碳目標要求,緊緊圍繞市為鄂托克前旗量身定制的“打造新能源重要節點”發展定位,結合“抓項目、重落實、促發展”攻堅年,深入開展“全民招商、全員引資”行動,在充分考慮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力的基礎上,以綠色低碳發展代替傳統能源消耗,加快推進產業綠色轉型,積極培育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發展方式。大力支持環保產業發展,著力補齊環保設施短板,加快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積極鼓勵礦山、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企業研發應用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逐步實現礦井水、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天然氣巖屑泥漿等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努力實現在綠色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三是突出問題整改,以更實舉措抓好生態環保之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的問題必須要一抓到底。鄂托克前旗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市關于生態環保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嚴格對照《鄂托克前旗黨委和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持續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聚焦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不推不拖、實事求是、立說立行,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要求,全力推進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堅決做到問題零遺留、整改零容忍、處理零放過,從嚴從實守牢生態環保底線。持續擴大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鞏固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及重點生態環境問題自查自糾攻堅行動”,執行最嚴格的禁休輪牧和草畜平衡政策,高標準完成林業建設、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任務,特別是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保護和節約地下水資源,強力推進滴灌工程建設,堅決杜絕地下水超采現象,切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鄂托克前旗常態。
四是健全體制機制,以更大合力共建美好綠色之家。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非一日之功,又非一己之力,需要上下聯動、多方參與,融入日常、抓在平常。鄂托克前旗將堅持舉一反三,對發現的問題由表及里,既找病癥、更找病根,持續建章立制,不斷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健全生態補償資金穩定投入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完善環境治理信用體系,落實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生態環保工作長效機制。同時,更加注重引導廣大企業自覺履行主體責任,爭做清潔生產、綠色發展的典范,積極倡導綠色生產生活理念,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同步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推動形成崇尚生態文明、踐行綠色發展的良好風尚,不斷凝聚起共創美好、綠色、清潔家園的強大合力。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鄂托克前旗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力做好此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迎檢準備工作,馳而不息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不斷譜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