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敖勒召其鎮巴音社區“智+和” 社區有特色 服務更貼心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群眾的家園所依,也是黨在基層執政的支撐點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基礎平臺。
近年來,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鎮巴音社區黨支部堅持落實“365精細化服務”為載體,圍繞貫徹落實“一核心三融合”社區黨建工作機制,深入推進“美好敖鎮·和社區”黨建公用品牌,通過組建“智囊團”、打造“智慧圈”、孵化“智育園”,打造居民和善、生活和美、鄰里和睦、社會和諧的“智和巴音”黨建品牌,實現基層黨建規范化、參與多元化、服務精細化,真正讓基層黨建在服務群眾中彰顯活力。
堅持黨建引領 組建社區服務“智囊團”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選優配強社區工作隊伍,關系著社區能否提升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2021年,在充分征集社情民意的基礎上,社區通過聯合黨委會議、支部會議、黨小組會議、網格員例會等研究會商社區事務,把轄區內有責任心、熱心社區工作的黨員吸納進入社區“兩委”、監委及網格員、業委會等隊伍中,搭建起“聯合黨委—黨支部—網格黨小組”三級黨建同心圓,全力推行“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機制,培養社區黨員干部的議事協商民主意識。
制度聯立、平安聯創、難題聯解、陣地聯建、生活聯創。
社區黨支部以健全完善聯合黨委為重點,聯合包聯共建單位、駐區企業黨組織、社會組織和志愿組織等力量組建“智囊團”,實現了服務群眾“融和”及黨建工作“域和”的良好局面。在社區“智囊團”的助力下,逐步實現“為社區解難題、為群眾辦實事”的“融和”社區綜合服務目標。
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解決?社區想辦法、出實招,針對和泰小區和業主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2021年,社區黨支部聯合和泰小區8家共建單位、樓棟長、黨員、網格員、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通過入戶走訪征集民意,最終成功換屆選舉了和泰小區第二屆業主委員會,有效解決了物業與居民之間的矛盾糾紛。
同時,社區還聯合上海廟鎮陶利嘎查探索建立“社區+嘎查村黨建融合體”,通過信息聯通、陣地聯用、活動聯辦、服務聯享等,實現了互聯互動、一體推進。
突出資源整合 打造樂享便民“智慧圈”
打造健康小屋、引進社會組織、突出網格作用,為轄區居民提供遠程診療、居家養老、矛盾調解等服務的便民“智慧圈”,這是巴音社區突出資源整合,建設“智和”社區的又一舉措。
發揮陣地優勢。社區以陣地為依托,組建和引進5家社會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貼心服務。通過引進智慧為老服務中心,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健康小屋,開展智慧化“醫養結合”服務。智慧為老服務中心為轄區老人開展居家養老、生日祝福、房屋清掃、外出旅游、送餐、理療等服務。衛生服務中心引進遠程診療系統,免費為轄區居民開展線上問詢和會診,為轄區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定期組織免費體檢、開展健康講座等,定期為轄區嬰幼兒開展免費的疫苗接種、體檢等項目?!昂么蠼慊橐稣{解中心”為轄區居民開展婚戀宣傳、婚姻矛盾調解等,志愿者們用生活經歷、經典案例作為調解矛盾的“法寶”,調解成功率達到了90%以上。同時,社區還聯合團旗委、社會組織、轄區志愿者利用七夕、情人節等節點組織開展“鵲橋相會”等相親活動,為轄區大齡男女青年提供一個交友平臺,以幫助他們解決人生大事。
健全網格服務團隊。社區充分發揮網格力量的作用,吸納熱心社區工作的居民和轄區在職黨員、社區民警、直管黨員、黨員中心戶(黨員樓棟長)、業委會成員組成“專職+兼職”的網格服務管理團隊,建成網格“作戰隊”。網格員依托智慧綜治手機APP、社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及時進行疫情防控排查和矛盾糾紛事件的實時上報,上級網格及時了解網格動態,推動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小組4方共商共議,多元共治,實現轄區居民“身和”“家和”“人和”。
加強多元聯動 孵化點潤民心“智育園”
以“紅色正能量”、愛心先鋒、和諧巴音等6支服務隊為載體,聯合駐區聯席單位,瞄準轄區青少年等服務對象,不定期開展“微心愿”認領、兒童課外輔學、創業就業指導等主題“智扶”公益行動,實現了育和、業和、愿和。
以項目帶動營造“和”的氛圍。一是實施“智和巴音綜合服務”集體經濟項目,由專人經營,開展文化用品、辦公用品、繪本、手工藝品出售代售服務,所得利潤回饋社區用于扶貧助困、幫助困難大學生、維修小區破損部位等,進一步夯實社區“家底子”,保持社區長期穩定發展。二是聯合義德社會組織以三社聯動項目為依托,按照“社區+社會組織+志愿者”的模式為轄區青少年免費開放“五點半課堂”,為轄區兒童開展繪畫、音樂、散打等公益性的興趣拓展服務,在鞏固他們的課業知識的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實現了青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以助民興業深植“和”的根基。以帶動創業就業為切入點,在“幸福巴音”微信平臺開設“淘工吧”,線上征集轄區居民的求職意向和培訓意向;線下孵化承接創業就業服務的公益性社會組織,根據培訓意愿和用工需求,開展創業指導、技能培訓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打造巧手額吉坊,針對社區多數婦女有氈繡和剪紙的愛好,旗就業局免費為社區氈繡和剪紙愛好者進行氈繡和剪紙培訓,目前已有10余名居家婦女可以自主制作和銷售,極大地促進了婦女創業就業。
以文化傳導傳承“和”的基因。社區還利用豐富的線上資源,打造了智慧觀影廳和智慧分享讀書會,每周固定時間為轄區黨員、居民、青少年分享愛國電影及圖書,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提供了一個新的載體平臺。
建強小社區,服務大民生。下一步,巴音社區將始終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找差距、補短板、強服務,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品質。□特日格樂
[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