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不負山水 不負人民
一方好山水,滿眼皆覆綠。近年來,阿拉善盟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抬頭遠望是醉人的“阿拉善藍”,回顧四周是怡人的“原生態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里有著最生動的實踐。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構筑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習近平總書記連續5年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始終強調的一件大事。阿拉善盟地處北方防沙帶的關鍵環節,是遏制三大沙漠“握手”的重要節點、保障黃河長久安瀾和生態安全的前沿陣地、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支點。多年來,阿拉善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目標,全面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各項重點工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力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為全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阿拉善生態環境日趨好轉。(來源:阿拉善日報社)
“這些年,巴彥浩特的變化太大了,綠色多了,空氣好了,城市美了,這大概就是百姓理想中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吧?!绷钠鸺亦l的變化,今年61歲的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居民王淑蘭笑聲朗朗。
開門見青山綠水,抬頭望藍天白云。從源頭上發力,從治污上破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阿拉善盟共實施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項目120個,結合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目標,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集中攻堅短板弱項,強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
抬頭遠望是醉人的“阿拉善藍”,回顧四周是怡人的“原生態綠”。(來源:阿拉善日報社)
截至2021年底,巴彥浩特優良天數比率為94.6%(剔除沙塵天氣后),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每立方米20微克。啟動慶華煤化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特別排放改造14家、工業窯爐整治1臺、揮發性有機物治理15個、VOCs在線監控設施安裝38家、機動車維修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54家、物料堆場全封閉12個、燃煤鍋爐淘汰15臺、“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6家。
在打好碧水保衛戰方面,黃河(阿拉善段)和額濟納河各斷面水質均穩定達到Ⅲ類標準,考核斷面Ⅲ類水體比例達100%,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自治區要求,全盟無劣V類水體。持續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和達標建設,編制完成阿拉善盟黃河及黑河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
居延海碧波蕩漾。(來源:阿拉善日報社)
在打好凈土保衛戰方面,嚴格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核發及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審批管理,不斷提高危險廢物管理水平。調配流動式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車緊急馳援額濟納,確保醫療廢物及時安全有效處置。核與輻射安全貯存率和廢舊放射源安全收貯率達100%。與此同時,阿拉善盟以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自治區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督察問題整改取得新成效。2021年,自治區核查組反饋阿拉善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不到位問題3個,已完成整改1項。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轉辦阿拉善盟的36件信訪舉報案件全部完成整改,反饋阿拉善盟的29個具體問題已完成25個。此外,阿拉善盟持續推進騰格里沙漠地區環境污染問題整改,騰格里芒硝湖綜合修復治理工程人工治理修復全面結束,報請生態環境部同意并備案后已轉入長期監測、自然衰減和風險管控階段。
一項項舉措的背后,是一幅幅天藍、山綠、水清的生動畫面,是阿拉善盟各族干部群眾多年來的不懈努力。
綠色是阿拉善的底色,生態是阿拉善的責任。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切實履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阿拉善盟將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立足新發展階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加強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切實加大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環境風險有效控制、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相適應,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新的貢獻。
逐綠而行,久久為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阿拉善綠色發展思路愈加清晰、步履愈加堅定,一幅秀美的生態文明長卷正在駝鄉大地徐徐展開……
(作者:邰芳 阿拉善日報社)
[手機掃一掃]